首页洞见

行业洞察

随时代起舞!——“灵活用工”趋势催生出的多样人生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职场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疫情这朵乌云有“乌云上镶嵌的金边”,那也许是疫情加速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灵活用工”现出了身影。

这虽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以前的时代中公司间也存在各色派遣制,以及项目制,但在当代时代背景与新兴行业的加持下,升级换代的灵活用工升级成为形态各异的工作方式。

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提供者翰德将当下的灵活用工模式解读为三类:

从地点上看,体现在可以灵活地调整工作的城市,从北上广深到新一线城市,为了实现职业、家庭、自我实现等目标而切换;

从工作方式看,很多企业提供了工作时间上的弹性,摒弃传统的朝九晚五,让职场人士在自己选择的工作时间内高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和与团队沟通;

从工作模式上看,崇尚自由的职场人倾向选择项目制工作,实现”半年努力工作,半年面朝大海”的生活状态。

在上海封控期间,翰德与四位有过各式灵活用工经验的候选人隔屏深度畅聊,他们各自因在不同年龄与人生阶段,多样背景和不同个性驱使着他们交织于各色选择与赛道之中,勾画出一幅幅风格迥异的人生图景。就让我们靠近这些斑斓的故事,获取一些灵感吧!

 

01
   姓名: Ivy        年龄:30+

职业:法律顾问  性别:女

灵活用工关键句: 精确百分比的工作划分、创业、非盈利组织,平衡的智慧

lvy自称是一个工作狂。工作10多年来,保持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6天,半夜时常还有越洋会议,疫情前每年出差约120天。作为法律顾问, lvy在采访时表达很精确,频繁使用数字与比例。例如,现在她每周约60%的时间给到一家跨国公司做法务顾问;20%的时间做自己公司的业务;还20%担任一家国际非盈利组织的志愿者工作。

2019年之前lvy在一家国际制造业集团做全职的法务咨询工作,平日里连轴转,周末还要支出10-15小时做志愿者工作,直到自己的身体出现状况,医生让她急需进入“完全休息”状态。干是,辞职后,她开始尝试和老客户签MOU,规定每月的看合同的电话邮件沟通频次,逐步组建了自己的公司。自此,后续的工作安排都进入了一种灵活安排的新轨道。

每周一至周三,lvy通过翰德的匹配,担任一家跨国公司的法务顾问:“在欧洲这种按照工作时间百分比来灵活用工的机会还是要比国内多。见过有人签50%工作时间,另一半时间就干别的事去了;甚至签90%工作时间,都是可以的。像签90%的那个人是单亲妈妈,每周五下午两点以后就不工作了,要去接孩子过周末。”这样的灵活度,使得她能把其他时间分配给自己公司业务与志愿者服务。到了周四周五,她便专注于非盈利组织的扶贫与教育工作,支持其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法律相关事务。

“我们非盈利组织里面,我都不算很senior的人,有很多大公司的Managing Partner或者CEO,白天西装领带做老板,到了晚上换个T恤跟普通打工人一样和我们视频开会商议扶贫工作的执行细节。这都是义务的。”

这样的切换角色,让lvy拥有了自省的机会。一般法务在公司的地位都感觉比较“高冷”带着一种法务惯有的腔势提供专业意见,而在志愿者服务时。平日拥有再大的头衔,到这里都得平等工作:“做了8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没想到对我本职工作上的帮助很大,能更好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的角度和境地也不一样。”

这些年下来,无论做什么选择,工作时间如何分配, lvy自己公司也始终保有着稳定的忠实客户。虽然疫情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海外投资板块,不过跟着接受事态变化并跟着调整,Ivy都淡然接受。

最后,她笑谈道:“可能有点害怕再回到那种全职工作里要面对很多关干‘人’的状态,而难以仅仅专注干事务本身的状态了,不过不好说,也许下一次我们聊天的时候,我又做了一份全职工作呢?”

 

02
姓名:Jason  年龄:50+

职业:IT PM   性别:男

灵活用工关键句: 过渡时期的探索,突破35+的IT人员瓶颈

Jason 在2015年以前,一直在顶尖的外企,是一名资深全职IT从业者。自从2015年大环境发生变化,外企增长势头变缓,Jason萌生“探索外面”的念头。“其实这次疫情中显露出来的一些外企撤退到东南亚和印度的现象,早在那时就有迹象,疫情只是催化剂罢了。”于是,2016年底,他去了一家本土的数据公司,9个月后,还是回到了老东家——他所熟悉的外企环境中。

“本土企业的项目竞标非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往往压低项目成本与人员费用,我们出差住宿费用100-150元,还要两个人挤一间。就算这样,企业还在亏本,因为拿下项目的价格太低了。”Jason 说道,不管如此,项目还需要附带1年的免费维护,这些都使得工作变得艰难:“往常跟海外项目合作,一般都会把人员费用放进预算,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化价格,本土实在太卷了。”

到了2020年,Jason再次出发“探索”一家流程自动化软件初创企业。这一次,又遇到了另外的困难。“可能呆惯了外企,习惯于那种比较友好专业的氛围,初创公司经常要challenge这个那个,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但公司要求all in,没有止境。”经过几次探索之旅,Jason看清了自己的需求,他还是适合一个长期稳定的外企环境,这样可以兼顾照顾家庭,工作节奏也相对熟悉、平衡。

然而,随着技术的迭代速度加快,市场变得残酷。IT行业似乎更喜欢雇佣30岁左右的年轻人,年龄问题已不可回避,而灵活用工是大趋势。于是,在尚未找到满意的全职职位的情况下,Jason到翰德觅得一份 10 个月的项目工作,项目制的收入比较可观,薪水对比全职工资来说高了30%左右。在 Jason实践个人转型的摸索过程中,提供了及时的优良选择,并缓冲了他进行到下一状态所需的时间。对于资深的IT业人士来说,究竟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积累的优势,用自己的专业度与成熟度更好的与企业匹配?也许“灵活用工”的方式能够让人在其中增加一些机遇、帮助酝酿属于个人的时机。

“虽然我个人还是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长期工作,不过觉得Hudson这家公司挺好的,作为'灵活用工’一员,疫情期间他们还给我发了物资。我觉得,如果希望去做项目制的工作拿高薪,或者增加不同公司体验的年轻人,都很适合'灵活用工’的。"

截至这篇采访发稿的时刻,Jason 发来消息,“通过翰德的灵活用工平台,我又获得一个为期三年的新项目。”

恭喜Jason,还有更多的职场人,岁月累积的才能和知识总是会有用武之地的。

 

03
姓名:Anna  年龄:20+

职业:审计    性别:女

灵活用工关键句: 通过灵活用工接触到自己想尝试的领域,乐于突破的千禧一代

与Anna通话时,扑面而来脆卜卜朝气的声音。四月,她刚新入职一家会计事务所,从事相关的审计工作。从美国丹佛大学硕士毕业后,Anna在德州奥斯丁的普华永道等公司工作了两年,回国加入了翰德“灵活用工”人才库,有个机缘便被派驻到一家世界顶级电动车公司的项目之中。

“一开始去到这家公司是一个短期的审计项目,为期三个月。在美国那会儿的工作都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与我专业对口。但我对那家电动车公司,以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行业非常好奇,所以当有这样的机会,就想去看看。”Anna说。另外,从乙方的角色转化为在甲方公司里做审计,对她也是新的感受。

没想到,进入这个短期项目后,Anna表现出色,立即被别的团队leader相中,在项目结束后,被 offer了一个对她来说是全新体验的项目管理全职工作。“除了自己擅长的审计,我其实很想尝试一下项目管理。最终我也很欣喜,因为表现优异获得了项目管理的长期职位。现在很多公司都会外包一些开发项目,并给予一些优秀的contractor一份全职工作的渠道。”

对干Anna 来说,紧急短期的项目富有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观察企业架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甚至可能被留下,更重要的是,薪资就是比长期工作来得高:“Hudson 推荐给我的这个项目因为用工比较紧急,薪水比全职工资翻了一倍!”另外,Anna提到,逢年过节还会收到派驻公司和翰德的双料福利。

在电动车公司完成了自己的探索后,Anna在疫情期间顺利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在此之前,她的前同事都劝她保守行事,疫情期间很多公司状况不佳,只面试不发offer,或者直接冻结岗位的情况比比皆是。然而,这个自信优秀的女孩儿,还是如愿以偿地再次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面对“疫情入职有什么困难?”这个问题,Anna想了下,认真地说:“最难的部分就是远程入职,公司电脑我到现在还没拿到呢!”

被问及最理想的“灵活工作与生活状态”,Anna显露出一个90后女孩儿的古灵精怪面:“想在审计工作之外,开个奶茶店,或者给人算塔罗牌!"

 

04
姓名:Vincent  年龄:40+

职业:导演       性别:男

灵活用工关键句: 老牌理想主义,接商单,拍片,以商养梦

Vincent在法国留学主修的是纪录片专业,现在是社会议题纪录片与商业纪录片导演。

拍片注定是项目制的工作性质,那么行走江湖多年,Vincent上过班吗?

答案是真上过,而且是相当正经的班。曾为ICS 频道做了一年的法国文化节目的主编和导演,也去另外一家公司做过中长视频的社会记录片。后来都是因为工作内容变化,或公司经济状况下滑,部门被砍掉,于是就自己出来做了。“全职工作我一点也不排斥,但必须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内容,我也不喜欢做管理层,就希望在一线做内容,所以不符合条件的全职工作,那就没有做的必要了。”

对于项目制的工作,作为乙方很容易面临结款不及时、反复改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Vincent认为,乙方不但对于甲方的项目有责任尽善尽美完成,更要有意识去管理甲方的期望与工作效率,以保障自己的权益。“经营自己的合作圈子,选择口碑好的专业雇主,态度不卑不亢,收合理市场价,宁可第一次贵一点,做熟了我倒是可能会给对方优惠一点。”这套打法听上去适合已然在圈内有口碑和积累的资深操作,但是我们也获知,许多能力才华不错的项目制工作者,往往也不太能够很好的掌控项目的进度,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为甲方做了许多“鬼打墙”的工作。

除了商业接单,Vincent做片子的初心与热情一贯聚焦于社会议题,这种作者纪录片往往需要在当地连续工作很多个月,其至一年,比如他曾在内蒙跟拍一位喇嘛获得国家基金后在当地修庙的故事;或者在专注于拍摄极具人文关怀情怀的社会底层的生活故事。这些片子没有商业效益,也不追求利益回报,纯粹为理想之事,将作品投送一些纪录片电影节。

如果选择了全职工作,恐怕倒不太容易兼顾这样的“以商养梦”啦。

 

极致弹性、灵活文化,已大行其道。领英全球人才趋势报告显示:未来,一刀切”很可能不适合多数人。员工希望在工作地点、时间和方式上获得灵活性。如果所在组织不提供这种灵活性,员工可能会头也不回地选择离职。领英人事科学主管 Justin Black表示:“对公司提供的工作时间和地点灵活性感到满意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感到快乐的可能性是其他员工的2.6倍,推荐别人来为自己雇主工作的可能性是其他员工的21倍。”

灵活性也是一种强制机制,促使公司摆脱“划水摸鱼”,走向真正的高绩效。IBM 首席人力资源官NickleLaMoreaux说:“组织必须衡量结果,而不是动作。”真正被奖励的应是工作结果而非露面时间长短。

调研数据显示:在领英公司页面发布工作灵活性主题的内容,比一般的公司内容,Z世代参与度高77%,千禧一代参与度高30%,X 世代,则比普通内容的参与度低了5%,婴儿潮一代的参与度更是低了31%。回归到个体,小德采访的四位行业、年龄、个性各异的被访者,大致上与数据对应,但也有一些出入。

总体说来,主观能动性强的优秀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变动,如兼顾创业、项目与志愿者服务三大块的lw和拥有无限活力体验不同公司的 Anna。而某些职业,注定是项目制的基因,如拍片的Vincent,人到中年,有了家庭,也并没放弃梦想。当然,到了50岁,也许很多人真的如同现阶段有些迷茫的Jason一样,不太清楚自己何去何从。即便如此,Jason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口能性-也许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自己的专业个人品牌是他的下一步规划。

时代的召唤,变动的趋势,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都将不再是理性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选择,一次次鼓起勇气的尝试。

各位,就让我们准备好,前奏已经响起,随着变化起舞吧!

 

返回